霍兰德兴趣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测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9:53:05    

Hi,你好呀!我是拉米的姐姐,一个有料、有趣、有温度的“拉米”的姐姐。

今天咱们来分享一个专业的测评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这个测评工具的好处不仅仅是发现/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将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结合起来分析,还可以通过数值的解读来与自己和解。


01霍兰德兴趣简介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

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简单介绍一下六大代码,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现实型(R)也叫实际型,以成果为导向,喜欢用手、工具和机器制造或修理东西;愿意从事实务性工作,体力活动;喜欢户外活动或操作机器;不喜欢在办公室纯动脑的工作,比如园艺师、足球教练等;

社会型(S)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喜欢与人合作,热情,关心他人幸福;

愿意帮助别人成长或解决困难;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师、护士等;

艺术型(A)

以美好的愿景为导向,喜欢自我表达;喜欢文学、音乐、艺术和表演等具有创造性、变化性的工作;重视作品的原创性和创意,比如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工作者;

事务型(C)

以稳定为导向,喜欢固定有秩序的工作或活动,需要确切指导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愿意在一个大机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对文字、数据和事物进行细致有序的系统处理,已达到特定的标准,比如会计师、税务师;

研究型(I)以问题为导向喜欢探索和理解事物,喜欢研究思考抽象问题,对未知问题的挑战充满兴趣,喜欢独立工作。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学家、研发人员等

企业型(E)以资源为导向,喜欢领导和支配,通过领导、劝说或推销来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非常希望成就一番事业。比如律师、市场、销售等。

霍兰德测评在生涯(职业)辅导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个人特质和适合这种特质工作联合起来。强调生涯探索,对自我能力,兴趣,价值以及工作世界的探索,霍兰德巧妙的拉近了自我与工作世界的距离。

借助霍兰德代码的协助,当事人能迅速地,有系统的,而且有所依据的在一个特定的职业群里进行探索活动。

霍兰德代码的六种类型之间有相似的点,亦有完全不同的地方。

比如管理型VS社会型,都喜欢与人打交道,但是管理型是以结果为导向,领导他人达成结果;而社会型就是以助人为导向,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讲究的是和谐。

但是,我们的霍兰德代码一般是组合形式的,通常1个代码找方向,2个代码找职能,3个代码找职业,可以通过代码检索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比如拉米姐是SEA,那么通过检索得到多达30多种职业,根据职业的筛选我留下了咨询师这个选项,因为这是我看上去就挺喜欢的职业。


02如何用好霍兰德测评结果

如果只是探索职业方向还不足以显示它的功能强大,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测评具体到数值来观察到更多现象。

从拉米姐解读几十份的报告经验来看,可以从2个方面看,分别是职业探索和职业现状。

第一种,职业探索

通过分值观察到有三个维度:兴趣、能力、回报(偏好程度)。

这三个维度的分值测算就很好的诠释了我们的职业兴趣领域,比如有的事兴趣很高、能力也很高,那说明在这个区间的工作我是满意度最高的。

为什么呢?假设你有能力,但是没有兴趣,就会出现倦怠感,假设你有兴趣但是没有能力,这份工作会让感觉焦虑。这其实也是呈现了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状态。

当然,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兴趣、能力匹配还得收入回报是匹配的,这样的话才能够实现正向循环,达到真正的满意度。

只是能够从自我角度出发的,还是兴趣和能力,收入回报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我们可以通过分值来进行分析,比如能力很高、兴趣,通常是我们当下所做的工作,也就是糊口的活;

兴趣很高,能力很低,通常是我们需要去培养的兴趣维度,还不能成为我们最佳的职业方向,举个例子喜欢艺术类的活动,可以作为兴趣爱好培养。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兴趣和能力都很低,那么需要通过访谈进一步的沟通来确认自己的兴趣点。

第二种,职业现状

拉米姐此前解读过一个来访者家属的报告,由于隐私没有办法公开分享,当时报告截图过来的时候,我对这个家属的情况一无所知。

他的测评结果是RIE,能力、兴趣分值都挺高的,所以我的第一猜测是不是从技术或者研发岗位的工作。

在确认以后,我给到的未来职业方向是走技术+管理的岗位,巧合的是刚好已经是在技术管理岗的职位上。

但是,我在S社会型这个代码中发现他的能力分值很高,兴趣不高,那么就会出现他其实可以做好助人的工作,结合管理岗是可以运用社会型的特质来提升管理效果的。

同时还给到一个提醒,就是在管理中助人不是帮助他人干活,而是启发他人干活。

来访者给到反馈是,家属的情况却是出现了一个困区,工作能力很强,就是在团队管理中出现了一直帮他人干活,但是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现象。

还有一个来访者,在社会型的工作是能力很高、兴趣很低的现象,所以他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想要去更有挑战的企业管理的角色。当他看到这样的结果时,他突然就释怀了很多,接纳了自己为什么老想去企业运营管理的想法,对于当前的工作也多了理解,自己能很好的完成这份工作,只是兴趣不高,但并不等于一定要放弃。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其他特质来进行综合来评估,最终找出适合自己的解读。


写在最后

科学的测评工具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有多一分清晰的认知,但是不推荐在企业里做这个测评,可能会出现,员工决定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