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那么必要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高效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
市面上读书方法,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今天鑫鑫就给大家分享古今中外9个大师们的读书方法。
1,戴尔卡耐基
宗旨是温故而知新。
他起初会用速读的方法,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改变的决心,读目标书籍中的每一个章节。
遇到有用的就在旁边做个记号,觉得特别好的就画线+记号,目的是为后续的复习做准备。
阅读时还会时不时的回顾之前学到的内容,边阅读边问自己能用到哪些知识,怎么运用这些知识点。
全书阅读完以后,会回头儿仔细阅读书中的重点笔记+写日记+反思复盘+实践。
之后还会长期的翻看温习。
2,曾国藩
他的诀窍是一倔二稳三记
一倔,一本书没看完,绝不看第二本。
二稳,每天坚持看10页书。
三记,是每次看完都要写读书笔记。
3,周岭
畅销书《认知觉醒》《认知驱动》的作者,他看书就喜欢看对自己有触动的点。
每当遇到触动点,就会对其进行知识的延申。
基于此,逐日复盘,对当天的触动点进行反思。
4,李敖
台湾作家,他的读书方法更是特别:大卸八块+触类旁通法。
一本书只读一次,同一时间会看很多同类书,融会贯通。
有用的剪下来、或者影印下来。
将其分类存档。
需要用到时候,找档案就行。
5,粥左罗
普通人的逆袭偶像,《学会写作》作者,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大佬样本。
他的读书方法不可不知:
每每读到有启发的点,会写下自己的思考,接着发到群里和大家讨论,为的是得到反馈。
6,纳瓦尔宝典
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骄傲”的人,这个从他的读书方法中可以感知到。
他什么书都看,但是10本中有8本会进行80%的略读、跳读。
他会将80%的注意力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然后对其总结提炼,末后将笔记分享到推特上。
大多书不会读完,掌握一本书的主旨之后就会果断换下一本。
但遇到好书会重复看。
7,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读书方法的重点是关联。
每天写阅读心得,把当天的知识点跟以往掌握的旧知识进行关联,触类旁通。
8,李嘉诚
主题阅读法。
每个季度阅读一个专题。
比如春季读哲学主题,夏季读科技主题,秋季读佛学,冬季读人文历史。
既确保了读书的深度,又确保了涉猎知识的宽度。
除此之外,他还会抄书。
9,鲁迅
提到文学,就不得不提鲁迅,他的读书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博览群书。
只要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厚度,无论什么类型的新知识,他都喜欢以开放的态度,大胆无畏的吸收入囊。
★毫无畏惧。
再难的书也会硬着头皮看下去,直至看懂。
★粗中有细。
博览期间,遇到好书会收藏精读。
★重视拓展。
对于喜欢的图书的作者的传记、专集也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