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骗取扶贫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7:14:33    

骗取扶贫款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诈骗罪,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骗取扶贫资金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依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

具体诈骗手段包括:

伪造文件通知:

诈骗分子会伪造官方文件,如“专项扶贫资金发放通知书”,声称受害人符合领取国家扶贫款的条件,以此诱导受害人。

虚假信息诱导:

通过电话、短信或聊天软件单独与受害人联系,冒充“官方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领取扶贫款的“特殊渠道”或“内部消息”。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短信、快递等渠道,以“发放扶贫款”“发放慈善款”“资产解冻”等为幌子引诱受害人。

谎称身份验证:

诈骗分子谎称“验证身份后即可获得高额扶贫款”,诱导受害人填写所谓的“官方申领表格”,从而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包装流水:

诈骗分子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并进行一系列转账操作,制造“能成功申领”的假象,最终将受害人的资金转移到自己手中。

以上这些手段都是为了骗取受害人的信任,最终达到非法占有扶贫款的目的。因此,公众应当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