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塔
刘备❤孙尚香
震泽古镇东栅临京杭大运河支线頔塘有一座古塔,名“慈云寺塔”。不过,当地乡亲都叫它“望夫塔”。
相传,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北,孙权乘机逼鲁肃向刘备索还荆州,未成,又纳周瑜“美人计”,将刘备骗至南徐囚禁威逼。不料诸葛亮将计就计,早已巧作安排。甘露寺国太相亲,招亲完婚后,刘备偕孙夫人由赵云保驾逃离了虎口。
孙权“偷鸡不着蚀把米”,十分懊丧,却不甘心。后来,他用谎言骗取孙夫人只身返回东吴,不让孙夫人再回蜀国。孙夫人日夜思念刘备,闷闷不乐,未过多时,竟不思茶饭,卧床不起。国太深知女儿心思,十分痛惜,反复思量,最后想出一个主意:在太湖之滨的震泽镇择地建塔,以塔排解女儿忧郁。
从此,孙夫人就在塔下安身,每日必登高远眺,寄托相思之情,盼望早日与刘备团聚。久而久之,孙夫人登塔望夫的事,民间家喻户晓。孙夫人去世后,大家就把这座塔叫作“望夫塔”了。
思范桥
范蠡❤西施
范蠡与西施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在震泽古镇西栅,有一座南北纵跨在頔塘河上的单孔石拱大桥,名“思范桥”。传说这座桥与范蠡有关,寓追思范蠡之意。
春秋时期,在吴越争霸中利用“美人计”助越国胜出后,大夫范蠡和西施归隐江湖,做了神仙眷侣。传说当年范蠡偕西施乘船观赏太湖渺茫空濛的湖光山色后,途经震泽斩龙潭,只见这里水波不兴,澄明如镜,正合他俩隐居的心境,于是就在潭边筑宅而居。
范蠡还延请工匠在潭前砌造一高台,每逢晴明之日就与西施一起拾级而上,放线垂钓,故这里被称为“范蠡钓台”,为“震泽八景”之一,斩龙潭也被改称为“蠡泽湖”。在其出蠡泽去五湖泛舟必经之处建造了一座“思范桥”,以表达怀念之情。
珍珠塔
方卿❤陈翠娥
烟雨江南,演绎了无数凄美动人的爱情,江南民间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珍珠塔,便发源于同里古镇。
相传,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投奔姑母,求助赶考盘缠。不料姑母势利,方卿愤而离去。表姐陈翠娥与方卿青梅竹马,暗将稀世珍宝珍珠塔赠与方卿。两年后,方卿得中状元,回乡与表姐成婚。
珍珠塔又称古侍御坊,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史的陈王道的故居。珍珠塔故事版本众多,但大多是根据陈王道嫁女赠送传家宝珍珠塔的史实演绎而来。
徐达源故居
徐达源❤吴琼仙
黎里镇西的西徐家弄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之间有一幢八进深的大宅,此宅即是徐达源故居。徐达源是黎里著名的文人,他工诗文,善绘画,所画墨梅“简老疏古”,山水小幅亦有独特风格。著有《黎里志》《吴郡甫里人物传》《涧上草堂纪略》等,并刻有著名的《紫藤花馆藏帖》。吴琼仙,徐达源的夫人,工书法,喜临晋唐人之小楷,兼工绘画,喜绘花鸟。尤好吟咏,诗意冷冷清清,若明漪见底,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
明清时期,物产富庶、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孕育出格外灿烂的文化,才情满溢。大约在清代以后,江南才女形象发生重大改变,文人闺秀的唱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徐达源与吴琼仙就是这样一对文艺夫妻,他们一起吟诗作画,写书刻字,夫妻感情甚笃。
徐达源与吴琼仙长居黎里,新咏楼、写韵楼都是他们经常吟诗作赋的地方。他们虽已去世百余年,但他们当年所居宅第至今仍在黎里完好地保存着。
进入故居中,看着这些花木扶疏,雕窗阁楼,他们夫妻二人写诗作画的画面,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了脑海。两人研墨作画,写诗对吟,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