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到90V通用的LED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电致发光效应。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其工作原理可以总结如下:
半导体材料:
LED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这两种半导体材料之间形成一个PN结。P型半导体中电子占主导地位,而N型半导体中电子较少,主要是空穴。
电致发光:
当在LED的PN结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电子从N型半导体(负极)注入到P型半导体(正极),同时空穴从P型半导体注入到N型半导体。电子和空穴在PN结的交界面相遇并复合,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散发出来,形成可见光。
宽电压驱动:
为了使LED能够在12到90V的电压范围内工作,通常需要使用一个支持宽电压输入的恒流电源驱动模块。这个模块通过检测电流并控制其在一个恒定范围内,同时选用宽电压工作的功率控制元器件,使电路可以适配12-80V的输入电压。
色彩与亮度:
LED发出的光的颜色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而光的亮度则与通过LED的电流大小有关。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光输出。
总结来说,12到90V通用的LED通过电致发光效应,在宽电压输入的驱动下,实现高效的光电转换和多种色彩的光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