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强化政策“组合拳”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49:00    

精准施策添动能 向“新”突破攀新高

  民营经济的活力,就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一直以来,南昌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一以贯之,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不断向上向优的营商环境,让广大民营企业潜心谋创新、安心促发展,持续激发民营经济“进”的势头。2024年,南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72.85亿元,较上年增长6.1%,占GDP比重54.8%。

  “减”负担 企业创新轻装上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转让税收优惠、创业投资税收优惠……南昌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大礼包”,以“真金白银”的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减负,为南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添薪赋能”,激活民营企业创新的“一池春水”。

  作为省内唯一取得工信部新能源客车产品目录和生产资质的生产厂家,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苦练“内功”,在创新及服务上频频发力。为澳大利亚市场专门研发制造首辆氢燃料客车,实施肯尼亚、乌干达等国家KD组装业务项目……创新让百路佳“圈粉”无数,2024年1月至11月,百路佳出口额达4亿元。

  “精准滴灌的税费红利,为企业‘开疆扩土’注入了强劲动力。企业将把收到的4000万元退税资金全部投入到研发中,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海外市场版图的不断扩张。”百路佳公司副总经理李晗坦言,从申请退税到获得资金的这一过程中,让他深切感受到南昌益企、护企、助企的满满诚意。

  为有效畅通惠企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早在2022年,南昌正式上线“中小企业融资直通车”微信平台,采用“政府搭台、企业点单、银行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推出“金融超市”,呵护企业融资全生命周期。江西雄宇(集团)有限公司便是最早一批享受到“融资直通车”福利的企业之一。

  从一家成立之初只有一台电焊机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拥有规模庞大、生产设备先进、产品线齐全、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集团公司,多年来,江西雄宇在产品研发上铆足了劲。“我们研发的发泡轻质隔墙板、大跨度复杂自由曲面的网架结构和索杆膜空间结构施工成型技术,填补了省内的技术空白。”该公司董事长熊友春介绍,为了取得这项技术突破,企业耗资数亿元用于研发投入。“多亏了政府部门组织的‘专精特新’产融对接会,金融机构将融资意向提升至1.65亿元,帮助我们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

  “加”支持 “智改数转”加速蝶变

  大大小小的智慧屏汇集各类生产数据,智能AGV小车忙碌穿梭送货,机械臂来回摆动装配产品……如今,南昌越来越多的工厂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通过设备换新、机器换人,加快数字智能转型步伐,推动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的“再造”。

  走进海力控股集团智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几张数字化大屏幕,各类数据跳动,实时捕捉着生产流程的细微变化,构建出一幅充满科技感的工业画卷。

  “海力控股以建筑行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为核心赛道,目前已实现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该集团董事长卜海国表示,当前海力控股集团已通过构建的智能建造、数字建造、智联万物3个业务平台完成设计、建设的数字化赋能,未来将通过集团多业态的优势贯穿产业园运营、物业管理等末端场景。

  今年,南昌出台《南昌市支持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聚焦我市“8810”行动计划,设计了层级分明、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措施,推出“行业标准+实施指南”,实现精准赋能,为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一根根火红的钢条穿过轧机、一片片钢构件焊接成型、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在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项作业有序推进,马不停蹄赶制订单。

  “我们现在引进数字化管理,采用的是激光切割机,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传输、智能分析,整体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30%。”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震介绍,过去三年来,公司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曾一度陷入方向不明的窘境。“在当地工信部门的走访中,我提出了诉求,立马就有专班人员‘一对一’与我们对接,‘手把手’引导我们积极转型。”王震说。

  如今,该企业一改过去用工密集、流程复杂的传统生产模式,形成了以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设备为基础的一体化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操作提升了近40倍,精度达99.9%。

  “乘”改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纷至沓来,加大在南昌投资布局,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

  2024年7月2日,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类锂电池电芯PACK自动化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南昌高新区,总投资额达20亿元。该项目一期投入15条PACK生产线的架设,投产见效后可实现年产5000万套消费类锂电池产品,将为南昌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之所以选择落子南昌高新区,该公司工程中心经理欧阳荣回答道:“首先,南昌高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产业配套环境,成为了赣锋锂电项目的理想之地;其次,从与市、区两级政府初步接触到最终促成项目落地,仅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展现了双方高效务实的合作态度和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为加快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南昌持续推行市领导挂点百个重大项目机制和“五个一”(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年终一考核,一抓到底)协调推进机制,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企业能够安心发展、放心投资。

  认真倾听企业声音,才能更好解决企业困难。近日,2025年第三期“洪城夜话”活动举行,10位民营企业家代表与市领导围桌而坐,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聚焦技术创新、营商环境、人才引育等企业切实关心的问题,谈成绩、谈挑战,直陈要害、畅所欲言。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逐一进行了回应,并与企业家共同探讨促进全市民营企业发展的良策。

  近年来,南昌多地创新服务形式,通过“洪城夜话”、政企恳谈会、高新“下午茶”“政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难,丰富和完善政企沟通渠道,积极唱响“洪城红·政企会客厅”品牌。同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进企业、入车间,为民营企业送出涵盖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大礼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有效畅通党委、政府与企业家沟通渠道,市工商联积极构建由南昌市非公维权中心统筹指导,各县区非公维权中心各负其责,各所属商会维权站受理诉求的三级高效联动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南昌市9个县区非公维权服务中心已全覆盖,70家所属商会均设立维权服务站。”南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欣表示。(洪观新闻记者 刘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