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是一种 电光源,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白炽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1879年由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制成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白炽灯的光色和集光性能很好,接近于太阳光色,但其发光效率较低,只有2%到4%的电能转换为可见光。尽管如此,由于白炽灯具有显色性好、光谱连续、使用方便等优点,它仍然被广泛应用。
白炽灯的种类包括普通的白炽灯泡和卤钨灯等。卤钨灯是在白炽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体积小、光衰极小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白炽灯正逐渐被节能型灯泡所取代,如LED灯泡和节能灯等,因为它们在发光效率、寿命和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自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以促进节能照明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