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华东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地区发展的龙头,因其有着强大的城市群和繁荣的都市圈体系。
尤其是长三角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都在中国城市群中占有一席之地。
若按照地理位置来分,全国一共有六个地区,其中华东这个面积虽小却人口数量极多的区域,在各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对于定位一个地区的核心引擎,有着多门类多维度的判断方式,但我们也可以用客观的角度去判断。
一是看看这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二则看这个地区在各方面的科技进步上均处于领先水平。
在这两个条件下,华东无疑高于其他五个地区。
华东地区包含啥?
华东地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比如旧版《行政区划》中所列举的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和台湾新发布的《行政区划》中所包括的有1市8省9区。
这里暂时不考虑台湾,大陆这部分包含15个省市,其中东北三省以外的12个省市均为华东。
如果我们往细一点去看,甚至还可以将这12个地区更加细分,比如把上海、江苏和浙江归类为华东一体,另外福建、江西、山东将其视为次核新圈层。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上海以2487万的常住人口位居华东首位,同时也是全国城市中的佼佼者,远远甩开了排名第二的杭州。
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城区人口1987万,城市常住人口2487万。
常住人口包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两项,主要是流动人口,上海有着全国最好的发展环境,众多外地务工人员也是土生土长上海人。
虽然上海自古是一座移民城市,但不能否认的确是外来人口对于上海建设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因此基于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上海如果没有外来人口,在2987万基数上更应该上一些档次。
城市软实力不足的宁波。
上海以2487万的常住人口拔得头筹,那么接下来第二名是谁呢?
根据这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杭州以2526万常住人口量紧随其后,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众所周知,与上海作为一水之隔的杭州何止在气候上相似,在经济实力上双方更是半斤八两。
同样位于长三角地区,且都是以贸易和出口闻名国内外的城市。
这也就非常令人不解,杭州凭什么能在城市总量普查中和上海群雄逐鹿,而同样作为浙江省内老大哥的宁波居然排在了杭州之后?
但话说回来,哪怕就算相比杭州,宁波也未能与其匹敌,在同样是江北的宁波与杭州市之间,宁波虽然管辖面积比杭州要大出许多,但城区面积却远远小于杭州城区面积,所以宁波城区人口360万,在这也显得少许多。
曾几何时,宁波也是一方巨擘,不单有着极为浓厚的人文历史,还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也在这里。
更不用说招商城那段时间宁波所拥有的人口容纳能力可以排全国前列,但云卷云舒时过境迁,当年的招商城如今早已名存实亡。
在城市发展上,不论是房地产还是商业市场都有增进更改的必要,不仅仅是宁波,各个城市都应如此。
现如今,各个城市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合作机制,彼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以优势互补带动整体发展。
尤其是华东地区的城市,由于大家同处一个城市圈,就更容易形成这样一种默契。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更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上,人才占据多大资源就足以撑起那个城市发展更大的资本。
华东十大城市排名?
根据这次普查数据来看,被中央认定为华东地区十大城市分别是:
第一名上海市、第二名杭州市、第三名南京市、第四名苏州市、第五名青岛市、第六名济南市、第七名福州市、第八名厦门市、第九名宁波市和第十名合肥市,其中杭州市排在第二引起较大讨论。
我们都知道杭州这一两年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先后有京东、阿里巴巴等诸多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于此,而且杭州人也是广为人知的不爱买房,更倾向于进行高频次高换手率消费的人群,这使得杭州经济飞速增长,这也就不是件奇怪事了。
杭州虽然坐稳了华东第二的位置,但仍亟待好好建设一下基础设施,以及道路和交通系统,这才能不断吸引人员前来,此时更要注重内涵内力建设,而不是盲目大建特建。
说完重点关注的杭州,再说说名单前三和后面的比较以及排名原因。
排名中三甲分别由上海、杭州和南京占据,其中南京虽然在经济实力上不能和杭州市相提并论,但论历史文化沉淀程度来说却更高一筹。
此外,在教育资源方面南京更是遥遥领先,这也是名校集聚之地,发展前景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前十中最后一名合肥吧,合肥发展速度是这十大城市中数一数二的,但相对数量较多的二线城市中似乎显得不够亮眼。
合肥目前正处于飞速上升阶段,如果能够再持续上一段时间,同样可以跻身至前五的位置。
相对前面的诸多城市来说后面的这些城市大多都是以工农业发展为主,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结语
从整体来看,在各方面展现出了华东地区作为中国核心引擎的强大能力,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发展均出现在全国前列,是其他区域都无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