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的占地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整体布局呈“回”字形,由内外两道坛墙环护,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北部为“祈谷坛”,南部为“圆丘坛”,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
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是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也是天坛的象征。皇穹宇位于祈年殿以南,是皇帝祭天时供奉神位的地方,其建筑形式为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是皇帝祭天的核心区域,是一个三层的圆形石台,象征着天地人三才。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都反映着天地之间的关系。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无论是圜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还是台阶的级数,都遵循着“天圆地方”的原则。
此外,天坛还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等名胜古迹,都是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
综上所述,天坛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也是北京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