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准备上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8:52:00    

4月16日,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在任务来临之际,特邀此次任务标识设计者马思然分享标识背后蕴含的设计理念和诞生过程。

01 标识总体设计理念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融合传统与创新,以稳定三角形为基,象征航天人在经验基础上攀登新高峰。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标识的主要元素由地球、中国空间站以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组成,以“精准”、“纵深”与“聚焦”作为设计主题将这些元素通过大透视及渐变重新构成,整体呈现更强烈的视觉层次,模拟一种通过舷窗望向外部空间的视觉感受。

02 标识细节设计理念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外框红色传承载人飞行使命,内部深蓝寓意浩瀚太空。主体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空间站,太阳翼巧构中文“廿”字(即“二十”)。空间站亮光划破天际,彰显航天人向光前行、勇往直前的精神。标识模拟舷窗视角,层次分明,视觉纵深感十足。简洁平面图案与机能风点阵、线条交织,增添现代气息。此标识不仅彰显中国航天科技驱动力,更寄托了对未来探索的无限憧憬与决心。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元素拆分

03 标识色彩设计理念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外圈色彩延续以往载人飞行任务一贯使用的红色,代表国家,也代表生命;标识内部使用了深蓝与靛蓝色,描绘出地球、轨道以及交界的地平线;中国空间站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作为构图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白色体现其固有色、科技意向并凸显视觉主体。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色彩域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实体臂章版色彩标注

考虑到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前期的主要使用场景在数字媒体,因此设计者大量采用了渐变色与高斯模糊风格来体现其科技特征,旨在将标识做得不像是传统徽章而更像是半写实的数字化图形,后期的实体臂章版本再进行传统平面化色彩应用方式的修改。

04 标识字体选用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选用了四种字体。这些字体的使用主要为了凸显出以“科幻”与“梦想”为关键词的设计理念,通过调整字体间距来满足构成需求,并与整体视觉风格相契合。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字体应用

标识演变过程

最初的标识设计首先从“以汉字代数字”的构成思想入手,希望使用汉字与标识的主要元素相结合。沿这一思路,设计者马思然希望将中国空间站与载人飞船的元素进行结合形成任务序号“二十”。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演进版本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使用了构建空间站及飞船三维模型的数字化手段来寻找最佳的绘制角度,但与“二十”的结合经过多番尝试并没有带来令他满意的效果。随后,他便想到“二十”还可做“廿”字,而“廿”在该标识设计元素的构成上具有更大优势,例如可以夸张比例营造更大透视,且居中对称布局能够产生庄重感等。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早期思路呈现稿

随后演进出的入围定稿版本,基于以上思路进行高保真的改进,他尝试了多种构成与用色方案,尤其是太阳翼的透视角度如何变化能实现最大的元素分辨率。而最终方案则在入围方案的基础上做了构成的些微调整并提亮了色彩明度。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入围定稿版

为了便于标识实物的制作和加工,他将最终方案的渐变色重新修改为平面化单一色彩的呈现方式,利用银白色形成规则边缘的设计,并加粗了一些过细的线条,形成了实体臂章版本。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实体臂章版

设计者说

我叫马思然,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就职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我自幼就喜欢汽车、飞机、坦克大炮、火箭乃至航天飞机这样代表人类尖端科工实力的工业产品,因此听说能以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的方式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受到了自己画笔下充斥的能量。

马思然个人照

由于我的专业是工业设计而非视觉传达设计,因此对于标识相关平面设计我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凭借工业设计同样是一门讲究视觉与构成的学科,我还是希望能够尝试一下。就这样从2023年度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起,我每年都积极参与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在2024年度的活动中,我设计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终于入围,但很遗憾最终没能得到采用。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入围方案

(马思然设计)

连续的失利使我一度感到挫败,当2025年度的征集活动开启时,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响应。参观珠海航展返程的路上,在目睹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后,身边的朋友希望我能重新振作起来,这让我回想起了当初参与这个活动的初心。这并非关乎所谓的输赢,而是我希望为国家航天事业尽些绵薄之力的决心。

设计工作照

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与鼓励下,我重振旗鼓,并开始重新思考二字开头的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该如何设计。我曾受前苏联和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浪漫主义的影响,也曾看着二十几年间中国航天工业在多个领域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主创新。我认为,新的标识在视觉上比起以往一定要有突破性的改变。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做出了一系列反常规的风格尝试,以激进的设计风格与理念力求尽可能满足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中国太空探索的幻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很荣幸这一次我的设计能够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采用。谨以此,歌颂那些在大气层外以勇气与决心开拓新领域的先驱们,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励地球上新一代的年轻人关注中国航天事业,见证并成就未来的更大进步。

发射任务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邀请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者马思然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同时,我们欢迎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航天爱好者踊跃参加后续的任务标识征集活动,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等你来见证!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