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辰教育2025职场新机遇人才成长峰会 | 成都站圆满落幕,解码AI时代职业新坐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1:44:00    

本月4月19日,由大辰教育主办的“2025职场新机遇人才成长峰会”第二站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浪潮坐标”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结合川渝本地产业特色,深入探讨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转型路径。峰会汇聚多位行业专家及实战导师,共同探索AI时代下的职业成长方法论与实战策略。

预见未来:高增长行业趋势与区域机遇

大辰商学院创始人Lisa老师以《2025高增长行业趋势和人才发展》为题,结合成都产业数据与全球技术趋势,提出三大核心观点:

区域产业红利:成都依托芯片设计(年规模超300亿元)、AI算法(高薪岗位占比25%)、医疗科技(AI影像渗透率达35%)形成差异化优势,成为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她特别指出,成都芯片领域龙头企业如华为海思(成都)、振芯科技等,为技术人才提供年薪35万至120万元的岗位机会。

薪资结构洞察:对比北京“橄榄型”与成都“金字塔型”薪资分布,成都70%从业者集中在初级岗位(8K-15K),高薪人群仅占12%,职场人需通过“行业卡位+技能升级”突破瓶颈。

财富跃迁路径:提出财富积累五阶段论,强调“职业黄金期”(29-35岁)的关键性。以深圳房价8年翻十倍、华为股票复利增长为例,呼吁职场人“多元配置资产,锚定高速成长行业”。

AI浪潮下的职业突围:技术红利与超级个体

前百度、字节跳动AI产品经理金鸣老师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职业路径》中,以工业革命为鉴,拆解AI技术渗透三阶段:

基础设施层:OpenAI、DeepSeek等企业构建大模型技术底座,类比电力革命的“发电厂”。

应用工具层:如Manus AI(自主执行复杂任务)、DeepSeek-R1(行业垂类模型),推动“从指令执行到结果交付”的范式转变。

行业改造层:以成都“霸王茶姬”智能茶饮机为例,展示AI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产品质检及用户服务,降本增效超30%。

针对职业转型,他提出三条突围路径:

产业链深耕:山西数据标注工作室承接头部AI企业需求,单项目年营收超500万元;

传统行业赋能:房产经纪人通过AI问答机器人提升客户转化率20%,广告设计师借助DeepSeek生成效果图,效率提升5倍;

超级个体崛起:9岁作者许萌萌利用AI工具创作畅销书《AI少年:火星生存大挑战》,半年销量破万册,验证“轻资产+强创意”模式可行性。

优势×AI:重构职场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大辰教育联合创始人、盖洛普优势教练晓芳老师在《优势+AI,重塑职场竞争力》中,提出“常量—变量”职业进化模型:

常量锚定:通过盖洛普34项才干测评,识别个人核心优势(如“战略思维”“执行力”“影响力”),并强调“职业选择需与性格、价值观深度契合”。现场互动中,她以“纪律才干”为例,演示如何通过AI工具(如飞书多维表格)将碎片化任务系统化,实现效率倍增。

变量突破:拆解AI时代三大能力变量——行业知识迭代速度、工具应用熟练度、跨界资源整合力。她提出“优势×AI”公式:如“交往才干+AI社群运营”可快速构建千人垂直社群,“学习才干+AI知识管理”能实现个人认知指数级提升。

她特别指出:“AI不是替代者,而是放大器。职场人需聚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壁垒,如共情力、批判性思维,这些是AI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AI赋能求职:从简历优化到价值传播

资深运营专家椰子老师在《用AI展示职业价值,让机会主动找上门》中,以实战案例拆解求职全链条AI化:

职业知识库搭建:通过豆包语音助手记录成长轨迹,结合飞书云文档分类归档项目成果、周报及行业报告,形成结构化数据池;

智能简历优化:利用扣子智能体解析JD关键词,匹配“可量化成就”(如“用户留存率提升20%”),并通过DeepSeek生成个性化面试题库,投递效率提升10倍;

朋友圈价值运营:按“6:3:1”黄金比例(60%专业成果、30%成长感悟、10%生活互动)塑造职业形象。例如,发布“AI+用户增长”案例时,配数据图表与解决方案思维导图,吸引猎头主动对接。

他现场演示“AI求职”全流程:从岗位调研、案例集制作到薪资谈判,通过多维表格实现“一次输入,多场景复用”,并强调“朋友圈是24小时在线的职业经纪人,需用‘软实力+硬数据’打造个人IP”。

与时代共振,共启职业新篇章

本次峰会通过“全球视野—区域洞察—个体赋能”的三维视角,为职场人绘制AI时代的职业导航图。

峰会尾声,嘉宾共同呼吁:“在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浪潮中,唯有将个人优势注入时代需求,方能实现职业价值的指数级增长。2025年,不是终点,而是新坐标的起点。”

大辰教育以“连接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为使命,聚焦AI、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领域,通过行业峰会、技能培训与企业合作,构建人才赋能生态,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输送核心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