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延平百合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为产业把脉定向,指导发挥科技特派员发源地的优势,做好“一朵花”特色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3月27日至30日,区委书记黄桂诚携小分队,赴云南昆明花卉产业核心区开展科技对接,带着“中国百合之乡”的使命引智、引才、引资源,在“亚洲花都”探寻延平百合产业升级密码。

作为全国花卉产业高地,昆明以“种业创新+智能生产+全球交易”的全链优势领跑全国,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400亿元,其种业端破局、市场端领跑、农文旅融合的先进经验为延平百合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了重要借鉴。
种业端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保存2000余份花卉种质资源,多个本土品种年专利费收益超亿元,其中百合中心成功选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新品种。

延平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现场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将围绕百合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等领域高位嫁接。
种植端


晋宁区是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全国10枝玫瑰5枝产自这里,绿色高效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的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精准环境控制系统等科技手段使玫瑰亩产提升3倍。
市场端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是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日均交易500万枝鲜花覆盖全球40余国。
接下来,延平区将以种业振兴为抓手,持续落实市委“五合一”链条模式的要求,联动百合产业与大武夷闽江“水上环带”和乡村振兴“1+1”示范带,打造集种业研发、智能生产、数字交易、主题旅游于一体的百合产业集群,着力把“云南经验”转化为“延平实践”,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来源:美丽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