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创新计划赋能“AI+教育”新时代!苏州探路数字教育全国标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4:51: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4月12日,“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开幕式在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举行。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创新核心主题,通过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剖析实践案例、探讨技术应用路径等内容,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中的多元价值,共同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揭牌,协同共筑“创新样本”

“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开幕式上,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的孩子们与机器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机器狗以舞狮造型亮相,踏着富有韵律的舞步,精准地完成每一个走位,与孩子们配合得无比默契,让观众们近距离领略到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现场,“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揭牌、“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受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等多项重要议程依次展开,助力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与教学新形态”等主题报告,为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前沿的技术信息与应用思路。在区域经验分享环节,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顾纯青,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李怀东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在“AI + 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当天下午,专家学者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等四大主题探讨交流,为AI与教育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表示,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正全方位重塑社会,改变生活,也为教育创新带来无限可能。江苏作为教育改革先行省份,勇担“走在前、做示范”使命,打造 “江苏样本”“苏州经验”。未来,江苏将携手各方,探索AI成为育人载体的可行路径,共谱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苏州“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

活动现场,苏州“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该计划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推动苏州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

据介绍,该计划将致力打造学生专属知识图谱,精准分析、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开发学生专属心理色谱,健全“监测—预警—干预”三级响应机制,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校园餐全流程溯源“一键通”,打造安心校园餐,让家长放心,学生暖心。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构建“天地一体”的智慧安防网络,全力守护校园安全。加快AI课程标准化建设,从认知启蒙到创新突破,打造覆盖小初高各学段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建立学生教育专属云空间,构建“数据全融合 空间全可视 服务全周期 AI全赋能”的学生教育专属云空间。

这六项创新改革计划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将全面提升苏州教育的智能化水平。未来,苏州将以此次发布的计划为指引,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构建开放、共享、创新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引领“苏式教育”成为全国数字教育领域的闪亮标杆。

虚拟宝玉对话、智能批改赋能,解锁教育新图景

走进如今的苏州校园,便能直观感受到曾经熟悉的课堂正经历着一场革新。

在苏州市第三中学校的《红楼梦》学习课堂上,“贾宝玉”以虚拟形象出现在屏幕之上,栩栩如生。同学们仿若穿越时空,现场与“贾宝玉”展开对话。独特的学习体验,将古老经典与现代 AI 技术完美融合。让孩子们不再是单纯地从书本中解读人物,而是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真切感受到贾宝玉的情感起伏与内心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引入AI作文批改系统,为传统作文教学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凭借先进的图文识别技术,面对同学们的作文,AI像个智慧超群的教学助手,精准剖析内容,给出贴合作文水准的评分。并贴心地提出详细又有帮助的建议,为老师批改作文提供全新视角,让作文批改变得有趣又高效。

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创意机器人课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搭建形式各异的机器人,并赋予它各种能力,让冰冷的机器拥有灵动的活力,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引进一站式AI智慧体育运动平台,利用AI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通过精准的人脸识别功能,快速识别并关联参与测试的学生信息,迅速且准确地分析出每一次运动的成绩……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催生出无数生动范例,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吕孙涵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朱亚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