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兰大教堂广场的晨光中,郑晓慧又一次支起二胡琴架。距离南都、N视频报道这位在米兰街头演奏二胡的中国留学生已过去一年。这一年间,她的事迹也受到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
如今的她依然身着一袭汉服,但琴声里多了几分从容与沉淀。从社交媒体上的“街头艺人”到央视镜头下的“文化使者”,从无人问津到与明星同台,郑晓慧的坚持让二胡声成为跨文化对的纽带,也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

图片选自南都、N视频于2024年5月24日刊发的文章“二胡音乐燃爆意大利街头,中国留学生用两根弦征服国际观众”。
“二胡原来可以这么潮,求扒谱!”
今年4月,湖南卫视《妻子的浪漫旅行》米兰站录制现场,戚薇循着二胡版《七》的旋律找到郑晓慧时,这位山东姑娘正穿着汉服,化着精致的唐装,坐在米兰街头沉浸在自己的二胡演奏中。
郑晓慧谈及当时的感受时表示像做梦一样,当《7》的旋律响起时,戚薇突然随着二胡声即兴起舞的瞬间,她差点激动得拉错音阶。

在湖南卫视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3月28日播出的第六期中,郑晓慧在米兰街头演奏《七》,戚薇闻声而来,随即开启同框直拍。图片来自综艺截图。
“当韩庚跳起《Sorry Sorry》经典舞步时,我脑海里闪回十几年前电视里的画面——从未想过能用二胡促成这样的回忆杀。这也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明星现场互动,有点激动。”
这场跨越16年的“回忆杀”,让二胡意外成为年轻观众的“时光机”。节目播出后,有网友留言:“原来二胡可以这么潮,求扒谱!”
可在镜头外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开录前夕,她正为拾音设备故障急得冒汗。“其实当天我平时用的无线拾音设备出了问题,导致我的二胡没法拾音,一开始紧张地快出汗了,好在现场我们有备用的有线话筒,解决了我这个问题。”
精致的妆容配上二胡的创新表达,让郑晓慧的演奏成为“妻子团”米兰之行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节目播出后,#二胡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米兰#话题阅读量破百万,也收获了节目嘉宾的连连点赞。戚薇在节目备采中说:“我觉得这个女孩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她在米兰街头穿中国的服饰,梳中国的头,化中国的妆发,演奏我们中国的音乐,会让国外的朋友从另外一个视角去认识中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了解中国的文化,这很有意义。”

在湖南卫视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郑晓慧在米兰街头演奏《Sorry Sorry》,“妻子团”在韩庚的带领下一起舞蹈。图片来自综艺截图。
一年前的郑晓慧,还只是运河河边小心翼翼调试音响的新手。如今她的表演已成米兰街头一景:油纸伞下,《茉莉花》引得意大利青年即兴走秀;当《Bella Ciao》前奏刚起,周围意大利人就激动了,有打拍子的,有跟唱的,后来变成街头集体舞会。“那种音乐打破语言壁垒的魔力,真的很神奇,也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有趣的是,当中国风音乐搭配红毯油纸伞时,意大利年轻人自发走上红毯,来了一场走秀。这种文化混搭产生的化学反应特别美妙。”郑晓慧回忆起当天的场景时说道。
“有次演奏完,一位父亲带着孩子问我哪里能买二胡——他女儿看了半年视频,终于下定决心学琴。” 这样的瞬间,让她觉得“街头是最生动的文化课堂”。

在湖南卫视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米兰青年撑着油纸伞,和着《茉莉花》的音乐即兴走秀,十分享受。图片来自综艺截图。
改变的不只是观众。在威尼斯广场,她发现欢快的《赛马》比深沉的《雨碎江南》更易引发共舞,于是将周杰伦的《兰亭序》改编成轻快版;与武术留学生合作《醉拳》时,围观的外国人误以为这是“功夫音乐剧”,追着要社交媒体账号。“文化传播不是单方面输出,而是激发对方的好奇与参与。”她总结道。
“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乐器能驾驭从探戈到嘻哈的所有节奏”
欧洲街头艺术文化非常浓厚,一开始只是单纯地想在街头表演的郑晓慧发现,外国人对她手中的中国乐器和身上的汉服非常感兴趣。“非常多人会来问我这是什么乐器,来自哪里,衣服好漂亮,是日本的?韩国的?还是中国的?每次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乐器、中国的传统服饰,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心里都很自豪,也让我一直坚持做这件事情。”
关注度为郑晓慧带来更强的责任感,她说,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乐器能驾驭从探戈到嘻哈的所有节奏,民乐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
中国年轻一代既懂守护传统,也敢创造未来。过去一年,郑晓慧一直坚持在米兰街头进行二胡演奏,而意外收获的“粉丝”正让文化的种子长成森林。她说未来会用手中的二胡结合更多西方的乐器和音乐。“文化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碰撞会开出怎样的花。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开自己的专场音乐会。”
【记者手记】
从街头艺人到文化使者,郑晓慧的突围之路映照着Z世代的文化自信。当95后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那些曾被视为“土气”的传统文化,正以轻盈姿态跃向全球舞台。这或许揭示着文化传播的新范式:不必刻意正襟危坐,真诚的热爱自会穿透时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