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上限是指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8:30:33    

违约上限通常指的是 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具体规定如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违约金上限的认定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对于恶意违约的当事人一方,即使违约金的数额高于实际损失的30%,也不能请求减少违约金。

适用情况

违约金上限适用于各类合同,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合同等。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数额,则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

调整请求

当事人如果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法院在调整违约金时,会综合考虑合同主体、交易类型、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履约背景等因素,遵循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进行裁判。

总结:

违约上限是指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如果过低,可以请求增加。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合同双方的利益,确保违约责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