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提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2 19:36:33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别名毕钵罗树、菩提榕,是一种桑科榕属的常绿乔木。原产于印度,是印度的国树,在中国西南部及中南半岛也有分布。菩提树的梵文名为Bodhi,意为“觉悟”或“智慧”,象征着顿悟真理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佛教文化中,菩提树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最终觉悟成道,因此菩提树被佛教徒尊为圣树。许多佛教徒会在菩提树下冥想、祈祷,以求觉悟和智慧。

菩提树的树皮灰白色,嫩枝有星状毛,叶片卵圆形,边缘有整齐锯齿。花期7月,果期9月。在英语中,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

此外,菩提树在佛教艺术中也有重要地位,如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常见菩提树的身影。在佛教寺庙中,菩提树也常作为供奉对象,信众会携带鲜花等物品来供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