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列车中老跨境游,体验便捷的“泛亚铁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6:38: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任筱楠】编者的话:4月对于中老铁路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月份。4月14日至16日是老挝新年——泼水节,为应对旅客出行高峰,老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车次;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不少中国游客紧盯放票时间,想要抢到一张昆明直达琅勃拉邦的车票。更具意义的是,4月12日,中老铁路迎来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国铁昆明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两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中老两国铁路部门与旅游机构联手开通多条旅游线路,推出跨境舒适性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组织多次跨境旅行团,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老挝时报》称,这条铁路不仅促进了沿线旅游业发展,还在深化老挝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搭乘星光列车,实地探访中老铁路沿线的变化。

“星光·澜湄号”列车。图源:云南日报

老挝中文导游:旺季一个月接4个中国旅游团

4月20日晚,距离老挝首都万象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的万象站外,接站送站的汽车只能龟速前行,当日正逢老挝“春运”回程高峰,一些在万象工作的老挝人在家乡过完泼水节后,提着大包小包,搭乘火车回到万象。对于他们来说,这条铁路的开通,让回乡和返程的路途轻松许多。当地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老挝北部知名旅游城市琅勃拉邦到万象,虽然只有约400公里的距离,但是乘坐大巴需要10多个小时。在雨季遇到山体滑坡等状况,耗时会更长。而中老铁路客运开通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被缩短至不到两小时。

当空间距离被高速飞驰的火车压缩后,不仅当地人的生活工作得到更多便利,沿线旅游及相关产业更是蓬勃地发展起来。《老挝时报》23日报道称,今年第一季度,琅勃拉邦接待的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62%。2024年,琅勃拉邦共接待了230多万名游客,远超最初90万人的目标。旅游业在推动该省GDP达到1.83亿美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今年25岁的安努在琅勃拉邦一家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因为曾在中国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接待的旅游团也以中文团居多。中老铁路开通后,早上8时从昆明出发,不到下午4时便可以抵达琅勃拉邦。中国游客的增多是显而易见的,安努告诉记者,“中老铁路开通前,琅勃拉邦的最大客源地是泰国、第二是越南,2023年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通之后,中国游客立马跃升至首位。乘坐动车也成为不少泰国、越南游客老挝之旅的重要体验。”

旅游旺季时,安努一个月能接4个中国旅游团。即使在旅游淡季,来自中国的商务考察者也络绎不绝,他会为这些客人提供翻译服务。安努说,“由于大量中国游客到来,很多人来琅勃拉邦考察投资机会,餐厅、民宿、酒店是他们考察的主要领域。”他还骄傲地告诉记者,凭借导游和翻译工作,他每月的收入超过900万基普(约合人民币3000元)。这个收入在当地属于较高水平,比普通公务员还要多。因为会讲中文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安努说,目前很多老挝年轻人会像他一样,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前往中国学习中文。

在万象从事翻译工作的老挝人阿林同样因为会讲中文拿到900万基普的高薪。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收入方面来看,变化真的很大。”阿林称,“近年,老挝一些岗位的工资有了约40%的提升。铁路开通后,很多中国企业来老挝投资,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阿林说,“老挝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铁路带来了投资,促进了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老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过去受限于技术无法开采,中国企业到来后,帮助我们开矿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老挝的农产品通过这条铁路通往更大的市场,过去大量的老挝香米被邻国企业收购后贴上它们的品牌在国际市场销售,现在更多的香米可以以老挝自己的品牌被运送到中国市场。”

在采访中,阿林还提到老挝人对于中老友谊的淳朴认知,“一些老挝酒店在房间数量紧张时,会不再接客,但是如果来人拿出中国护照,酒店老板往往会想办法安排房间。”阿林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相信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老挝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拉祜族姑娘:在跨境列车上工作意义非凡

22岁的拉祜族姑娘李艳萍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即将从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毕业,去年她得到了一个在很多同学看来非常“难得”的实习机会——在中国首列跨境旅游列车上从事“管家”工作。2024年9月,由中旅资产与国铁昆明局打造的“星光·澜湄号”正式首发,从昆明途经西双版纳、琅勃拉邦,最后抵达老挝首都万象。一路串联起云南的民族风情和雨林风光、老挝的金塔佛寺和长河飞瀑……这一列车也成为两国铁路部门联合旅游机构,推动铁路与旅游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

“激动,非常激动!”李艳萍还记得自己得知可以在中老铁路上工作时的心情。“从大的角度来说,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能在跨境列车上工作、见证中老之间的旅游文化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个人角度来说,星光列车这种高品质旅游专列是一种较新的产品,融合了旅游、列车和酒店3种不同的场景,对‘管家’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为要为客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我们不仅要掌握列车员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酒店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的各项技能,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和李艳萍一起登上星光列车工作的还有她的20多名校友,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飞驰的列车不仅穿过他们的家乡,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在这条川流不息的动脉上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在大山之外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60岁的洪女士日前搭乘星光列车完成了中老铁路之旅,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非常关注中老铁路的发展。“现在政府大力推动银发列车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旅游列车兼具舒适感与平稳性,旅行节奏舒缓,非常适合老年人。”洪女士还表示,“以前以为旅游列车只是普通的卧铺火车跑旅游专线,实际体验下来发现当前高品质旅游列车可以说是‘移动的酒店’,各项设施和服务也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还有‘管家’负责旅程中的大小事务,银发族能够轻松舒适地完成跨境旅程。”

台湾旅行商沈丽芬日前考察了中老铁路相关旅游产品,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几年前就通过新闻了解到中老铁路,这次通过实地考察,她认为这条线路对台湾游客很有吸引力。“台湾游客一直很喜欢前往大陆旅行,老挝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目的地,不过对于喜欢寻求新体验的台湾游客来说,他们很愿意去做新的尝试。这条线路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宜人的风景,更不用提一路上的各色美食,这都是颇具吸引力的元素。乘坐高品质旅游列车感受这一路的文化特色,对台湾游客来说也是一种很新的体验,我愿意向他们推荐这样的跨境之旅。”

在老法国旅游业者:我会乘火车去普洱喝茶

随着中老铁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登上了跨境列车。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有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8万名国际旅客通过这条铁路进行跨境旅行。

法国人阿德里安是琅勃拉邦一家国际知名度假酒店的总经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两年前来到老挝时,中老铁路已经开通,前往万象等地出差非常方便。阿德里安曾经在北京工作,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得益于中老铁路,休假时我能乘火车去普洱喝茶,很便捷!”他笑着说道。

李艳萍在不久前接待了几位新加坡游客,她发现新加坡游客对于中老旅游线路上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我相信这条旅游线路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旅游专列发展,星光列车的线路也从1条拓展成4条,8月将开往新疆。李艳萍也期待能跟随列车去感受更多地区的风景和文化。

当前,中国不断扩大免签政策,“China Travel”持续吸引海外旅客,云南成为东盟国家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西双版纳的泰语导游小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入境的东盟游客中,泰国游客居多,他们对傣族文化很感兴趣。在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免签政策实施后,来自老挝的旅游团也有增多趋势。

近日,中国分别与越南、马来西亚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将推进铁路等基建互联互通,重申“泛亚铁路愿景”。今年早些时候,泰国内阁批准了中泰铁路二期工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泰铁路的进一步推进,未来中老铁路有望成为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旅游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