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侯寨分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医心为民促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24:00    

在郑州市西南部的侯寨乡,一场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正在引发大家关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侯寨分院(侯寨中心卫生院)将5G健康管理技术、安宁疗护等现代医疗理念与中医药传统智慧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防—治—养”全链条的健康服务体系。

党建引领 铸就发展内核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侯寨分院(侯寨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程智介绍:“我们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与业务攻坚同步推进,创新建立‘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体系,将中医药服务人次、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长廊”,切实增强中医药文化科普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惠及百姓。与公共卫生科联合开展“义诊服务进乡村”党建联建活动,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和专业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5G赋能 破解基层难题

“侯寨乡慢性病管理的秘诀就是‘健康管理体检一体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侯寨分院(侯寨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闫惠萍表示,这种智能设备不仅能提醒服药,还自动上传血压数据至医院管理系统,触发异常值预警。在5G网络支持下,连接总院的专家库,教授可通过云查房为基层患者调整用药方案。

86岁的王老先生正在接受“艾灸+红外理疗”服务。“三年前我中风后差点瘫痪,是这里的‘三级康复’救了我。”他激动地展示着他能抬高的右臂。该院创新的“急性期总院治疗—恢复期分院康复—稳定期居家管理”服务链,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全程无缝衔接。

人文关怀 重构医疗价值

失能老人郑阿姨床头的智能终端,不仅能呼叫护士,还能播放量身定制的“五行养生音乐”。中医科负责人王赟介绍:“针对终末期患者体质制定个性治疗方案,比如用吴茱萸热敷代替部分止痛药,用耳穴压豆改善失眠。”

由家庭医生团队、中医师组成的“健康文化宣讲团”“养生志愿队”,开发出“二十四节气养生课”“中医亲子推拿课”“产后康复”等特色项目。该院区还设有家庭厨房,允许家属按医嘱使用药膳配方为患者烹饪。同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让部分不想离开熟悉环境的老人能够居家进行诊疗和安乐。

机制创新 润泽一方百姓

“‘1+1+N’师带徒机制解决基层中医发展道路上的人才短缺。每位总院专家定向培养1个分院团队,团队再辐射N个卫生服务站(点)。药品目录统一是另一项关键改革。分院药房现有中药饮片350多种,也在逐步与总院同步更新。”药房主任荆延龙介绍。通过“智慧中药房”,代煎药品可配送到家,系统自动推送煎服注意事项。

新起点 再出发

“下一步将建设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开发中医体质地图,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支持。”程智表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侯寨分院(侯寨中心卫生院)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医疗的“最后一公里”,完全能够成为优质服务的“最美一公里”。(刘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