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在“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上致辞时强调,中央网信办聚焦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算法问题,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为抓手,出台系列政策法规,构建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监测检查、执法处罚等全流程监管体系,算法应用生态持续向好。

会议指出,加强算法治理,是维护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行动。要内化导向要求,把准算法治理“定盘星”,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把主流价值导向贯穿算法设计、开发、应用全过程。要净化内容生态,守好算法应用“责任田”,加强网上正能量推送,严禁算法助推低俗信息传播,提高算法设计的透明度和算法运行的可解释性。要深化创新驱动,树立算法发展“新标杆”,开发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算法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要强化多元共治,绘就算法向善“同心圆”,加强部门联动,督促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动员行业组织、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治理,形成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在这场主题分享会上,抖音、微博、快手、阿里巴巴、美团、腾讯、京东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如何理解算法,如何为算法纠偏,如何推动算法向上向善的相关做法。
如何理解算法?
算法是“盐”
不应只撒在企业的盈利点上
腾讯副总裁陈勇称,算法可以比喻为盐,盐是身体不可或缺的成分,盐加多了会伤身体。“算法加多了”会出现信息茧房、榜单操作、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向上向善应该是算法治理的方向,也是算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归点。算法应该是可用的,让全社会共享技术红利,避免技术鸿沟。应该把算法放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有一家重庆企业利用算法与劳动者聊天,帮助没有能力做简历的劳动者做简历。算法不能只用在企业的盈利点上,更多的是要用在社会责任中,把“盐”撒均匀一些。
陈勇表示,算法应该可靠的,网上的一些“羊毛党”和黑灰产会利用平台的漏洞,对用户和平台造成伤害,随着算法的应用,这个领域的问题甚至会越加严重。现在网民、平台联系越发密切,许多平台都在自发打击黑灰产。但这不是一家平台可以抵抗的。应该以行业角度,共同打击黑产、水军,让平台抵抗攻击的能力越来越强。算法还应该是可知的,运行机制和决策层应该透明可知,这应该是牢牢坚守的规则,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黑箱操作。
抖音总裁韩尚佑则提到,在人们的印象中,推荐算法首先是通过一系列内容理解技术,把所有内容打上标签,比如新闻、美食、唱歌、跳舞等。然后通过用户数据挖掘,给用户打上标签,比如性别、年龄、可能的兴趣爱好,再通过大量历史数据运算,计算标签的相关性,把对应标签的内容推送给对应的用户。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抖音的推荐系统已经不依赖给用户打标签了,而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网络算法直接预估每一个用户对每一个内容的下滑、点赞、关注、分享等一系列行为的概率,在几亿个内容中选择概率最大的内容推荐给用户。这种大规模计算模型的优势是显然的,毕竟不能通过几十个频道,几百个标签就去刻画所有的内容。也没办法通过几亿用户的兴趣爱好,刻画每一个用户的兴趣爱好的倾向。
韩尚佑表示,这种神经网络算法的机制给真正理解算法、调试算法带来了很大挑战。抖音投入非常多资源建立完整的内容治理体系。通过对内容的机器识别和人工识别,在不同阶段过滤内容,来解决因为系统对内容理解的缺失而带来的安全问题。抖音会在用户看到内容之前,对内容聚类打散,并进行重组。避免内容过度密集和同质化。这就需要回归到算法的原理,对算法进行持续改善。
算法如何可知可控可信?
公布算法推荐规则
设置一键关闭功能,强化内容识别能力
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表示,快手以用户为本,从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三方面形成保护闭环,让算法可知可控可信。通过公布热搜榜单的排序规则和算法运行规则,让算法更透明,让用户知道算法、理解算法。并且完善算法运行规则的答疑渠道,设置智能客服24小时回答用户关于算法的相关问题。
“让用户掌握内容推荐的遥控器”,杨远熙表示,快手设置了一键关闭推荐功能,上线个性化推荐管理面板,对站内视频随机发布调查问卷,用户可以实时标记“满意/不满意/不确定”。平台根据用户意见调整内容推荐频次。
杨远熙提到,为保护特殊群体,快手引入多元群体保护机制,设置纠偏策略,纠正曝光内容可能存在的偏见。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搭建专属流量池,开发无障碍推荐模型,让弱势群体也能体会到科技带来的乐趣。把内容选择权交给用户,建立用户陪审团机制,以技术监管技术,用大模型监控推荐偏差,对低质内容进行智能熔断,辅助审核模型训练,强化内容识别与治理能力。
如何打破信息茧房?
避免推荐内容过度集中
和低质内容蔓延
杨远熙认为,数智时代,算法既是社会创新的引擎,也是社会治理的课题。2022年快手成立了算法安全委员会,全面统筹算法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构建了算法安全、算法纠偏、算法透明、算法共治四个体系。持续用流量和技术的平等、普惠,实现内容的真实、向善。快手通过规则+技术+人工三维治理体系,确保算法始终服务于健康内容生态的建设。
谈到如何发现优质内容,杨远熙表示,通过建立的多维度内容评价体系,加强优质内容发现力。这个评价体系引入了社会价值、知识密度、原创性、用户喜爱度等指标,对内容进行分类,让优质内容获得更高算法权重,对劣质内容进行降权、清理,降低争议话题推荐热度。
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杨远熙表示,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分发系统,避免推荐内容的过度集中和低质内容的蔓延,完善内容随机+流量随机的策略,为用户推送跨兴趣优质内容,通过“无偏流量池”为中小创作者提供高曝光扶持。
如何引领正能量内容传播?杨远熙表示,以头部账号为引领,以政务号、媒体号为主体,通过算法分发链路不断调优,优化正能量内容循环体系,引导更多正能量的内容生产与曝光。
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介绍,算法不仅是技术手段,更体现平台的价值观,算法不仅影响用户内容获取,也深刻影响网络空间内容生态。微博是最早推进媒体融合的平台,为媒体提供了内容载体和丰富的传播手段。经过十多年发展,媒体账号已经成为微博主要的内容生态,是微博正能量宣传和热点事件回应的主要力量。微博通过算法升级,进一步提升媒体内容的推荐权重。去年创建了媒体共建机制,让更多正能量话题可以登上热搜榜。通过流量加持,助力更多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和正能量事件,去年的热搜榜内容中媒体提供的热点环比增长90%。去年热搜榜中的社会热点、时事热点96%都来自媒体。
“前段时间米汤可以代替奶粉的言论在网络传播,媒体的及时报道回应了谣言。媒体的权威解读在热搜榜单高位呈现,微博也对传播伪科学的博主进行了社区处置。”王高飞说,媒体的及时介入和高效回应有力回击了谣言,消除了杂音噪音,破除了信息茧房的现象,是媒体公信力的绝佳体现。
王高飞介绍,目前,微博在热搜等主要流量场景进行算法升级,把平台的内容的标签向媒体开放,除了之前的“原创”“首发”“暖新闻”外,还把“辟谣”“主题宣传”“官方回应”等标签开放给媒体。平台根据媒体的标注进行推荐。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南宁报道
编辑 郭庄 责编 邓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