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贸易战没有赢家,扩内需是首选工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连日来,美国以所谓“对等关税”为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

美国的滥施关税,无疑会给全球外贸带来更多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4月12日,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贸易战没赢家,扩内需是首选工具。

“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

针对美方提出的“贸易逆差吃亏论”,白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驳斥。首先,白明认为,中美贸易结构存在本质差异,中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国出口则以高技术产品为主,两者价值含量不同。其次,中国对美出口中,有相当部分来自美资企业,最终利润仍回流美国。再者,美国对华出口有诸多限制,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卡脖子”,也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白明强调,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美国经济如今深陷危机,超市抢购潮频现,多家国际投行下调其经济增长预期,美股持续震荡,这些都是关税战“回旋镖效应”的有力证明。在全球层面,美国破坏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导致全球产业链和贸易秩序遭受冲击。

扩内需是首选工具

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我国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白明认为,这些措施精准有力,彰显了我国反对霸凌主义的坚定态度。

对于我国如何应对关税壁垒,白明提出四点建议:其一,在实施对等报复、交叉报复和非关税壁垒等反制手段的同时,保持谈判渠道通畅。其二,着力扩大内需与消费。我国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是抵御外部冲击的有力支撑。可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税收调节、消费信贷等方式释放内需潜力,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抗冲击工具箱中依然有很多工具可用,扩内需是首选。其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增加进口,优化全球资源要素配置。美国曾是全球最大进口市场,中国紧随其后。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生效,许多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会寻求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进口市场。其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双边结算体系建设,也是突破美元霸权制约,有效对冲美国关税冲击的关键战略。

深圳有优势和能力化挑战为机遇

以外贸立市的深圳如何应对?白明认为,深圳有优势和能力化挑战为机遇,其中包括创新基因、科技实力和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等。这些优势可以帮助深圳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实现转型升级。

“深圳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等,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白明说。

例如,面对关税大战对产业链的冲击,深圳可以积极维护和革新国际产业链。一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另一方面,以创新为驱动,加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吸引国外投资者和制造商融入深圳的产业分工体系,强化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支出,使深圳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具备更强竞争力。

白明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他相信,通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当前挑战,并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过程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