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 中国科研团队攻克“柑橘癌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54:00    

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成功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该项成果作为封面文章于2025年4月11日发表在《科学》上。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这种由‌亚洲韧皮杆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个国家,导致柑橘产业年均损失超百亿美元‌。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也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通过深度挖掘我国柑橘属及芸香科远缘种质资源,首次发现柑橘通过蛋白泛素降解通路调控黄龙病抗性的一套天然抗性机制。通过对这一调控枢纽进行干预,可以使柑橘获得对黄龙病的高抗甚至免疫能力。

基于该抗性机制,科学家用人工智能,从百万种候选物质中找到了一系列可以治疗黄龙病的特效小分子肽。

经广西和江西等地的田间试验证实,该小肽可显著抑制黄龙病菌定殖,阻断病害传播链,单季防控效率达80%。

据介绍,该成果有三重意义。一是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绿色生物农药候选分子;二是发现抗病基因,为未来利用基因编辑创制抗病新种质提供重要靶标,可有效缩短柑橘抗病育种周期;三是建立跨物种抗性元件利用范式,为其他作物抗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据悉,研究同步建立了“抗病基因挖掘-分子机制解析-智能药物设计”全链条研发体系,相关研究内容已申请6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