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日讯 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自会上获悉,据省海洋局反馈,2024年,青岛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45.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海洋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分别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2.9%、43.5%和53.6%,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青岛锻造增长引擎,现代海洋产业强势崛起。海洋经济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四上”涉海企业达3221家,约占全省的30%。海洋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全市15个主要海洋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2524.3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省的31.3%。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市“4+4+2”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
青岛创新配置模式,海洋资源要素高效供给。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擦亮“海洋好办”服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市共批准281宗项目用海,面积达1.98万公顷。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等用海需求。2024年,依法依规为19个项目办理海域使用金减免2.6亿元。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共兑现奖补政策24项,评定奖补资金1.4亿元,惠及企业137家。
青岛集聚发展优势,海洋经济底座持续巩固。强化“三争”工作,争取6个海洋重点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7亿元。其中,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全国第一名成绩获批,争取中央支持资金4亿元。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和崂山区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我市获批数量占全省的1/3。全市创建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8家、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1家,数量分别占全省的47%和27%。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问海”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