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宠物店犬吠声扰人清梦,陈某一家与宠物店主罗某两年多来矛盾积累,迟迟未能化解。2024年9月,双方对簿公堂。承办此案的秦绪刚坚持“小案不小办”,深夜蹲点听音、组织现场实验、“背靠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实质性和解,为这场邻里纠纷画上了句号。
近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宠物店犬吠噪声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原告陈某一家特意向承办法官秦绪刚表达了谢意。

秦绪刚在宠物店查明情况
犬吠扰清梦 邻里积怨对簿公堂
2022年5月,罗某的宠物店开始营业,主营宠物狗、宠物用品销售和宠物寄养等业务。由于生意火热,寄养的宠物狗数量与日俱增,高峰时有30只左右同时在店。
与此同时,宠物店上方住户陈某一家却饱受宠物噪音困扰。两户物业之间共享部分墙体,到了深夜,寄养在店的宠物狗叫声穿过墙体,让陈某一家苦不堪言、难以入睡。陈某多次通过物业与宠物店主罗某沟通,罗某虽采取了贴隔音棉、封窗等措施,试图减少犬吠影响,但仍未能实质性降低噪音。陈某多次投诉,亦导致宠物店经营受阻。
两年间,双方矛盾越积越深,问题始终未能圆满解决。无奈之下,2024年9月,陈某向禅城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罗某承担侵权责任,将犬只搬离商铺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深夜候犬声 法官直击噪声现场
陈某和罗某作为上下楼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堆积多年,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进一步激化,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调解,彻底让双方解开心结。“这起案件的核心在于:犬吠声是否构成噪音,是否影响了陈某一家的正常生活,去到现场或许能找到突破口。”收到诉状后,承办法官秦绪刚很快明确了解纷思路,决定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2024年12月某天中午,秦绪刚带领书记员前往现场。首先查看了宠物店情况:店铺为三层复式结构,一层主要经营宠物狗和宠物用品售卖,二、三层为宠物寄养区域,当天大约有20只宠物狗在店内。但奇怪的是,在陈某家中,并没有听到犬吠声。“法官,白天狗叫声确实不明显,但一到深夜,狗叫声此起彼伏,让我们一家都难以入睡。”陈某一家解释道。于是,秦绪刚决定晚上再次到现场查看。
几天后,秦绪刚特意在晚上10点与宠物店主罗某、陈某的代理律师一起来到陈某家中,“蹲点”感受犬吠声是否构成噪声干扰。但一直等到当天午夜12点,仍未听到明显犬吠声。难道是一场“乌龙”?为了进一步查明情况,秦绪刚“灵光一闪”,现场组织了一场实验:由陈某的代理律师和宠物店主罗某一同前往宠物店,通过喊话和播放犬吠声的方式,人为制造声音。试验结果显示,在陈某的卧室内,确实能清晰听到从宠物店传来的声音。
“背对背”调解 邻里关系终得修复
噪音源头找到了,接下来,如何“对症开方”?
考虑到双方物业之间存在共享墙体,噪音主要通过楼板和墙体传播,秦绪刚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法。首先,他给店主罗某算了一笔“经济账”:噪音问题一日不解决,二三层的宠物寄养服务难以正常开展,店里的生意将持续受影响。不如及时整改消除噪音,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罗某听后表示愿意配合整改,计划将宠物店的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并将宠物笼尽量远离共享墙体和棚顶的一侧摆放,尽可能减少噪音。
随后,秦绪刚又给陈某算了一笔“人情账”:楼上楼下都是邻居,互谅互让、和睦相处才是长久之计。既然宠物店愿意整改,不妨再给对方一个月时间,观察整改后的效果。
在秦绪刚的分析和劝导下,双方均同意了这一方案。当天协调结束时已近凌晨一点,气温骤降,寒风呼啸。

秦绪刚深夜开展调解工作
宠物店噪音改善了吗?两家的关系缓和了吗?一个月后,秦绪刚心里仍挂念着此事。于是,他再次敲响了陈某家的门,并与陈某、罗某等一同确认宠物店的整改和经营情况。经现场确认,改造后的宠物店噪音确有降低,同时,店主罗某承诺将按现状规范经营。在秦绪刚的居中沟通下,双方最终消除了心结,当场签署了和解笔录。至此,两年多来的矛盾得以实质化解。
禅城法院表示,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秦绪刚做实做细实质解纷的缩影。多年来,他坚持“小案不小办”,将调解贯穿审判全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民事纠纷调解“三十六计”,并将调解智慧运用到每一个案件中。2024年,秦绪刚共调撤案件250件,调撤率达65.6%。
文|记者 黄松炜 通讯员 熊灿图|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