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黄河畔正崛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珠”| 起步向未来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9:53:00    

春赏油菜花,秋看万亩油葵,冬拍西伯利亚大天鹅,绿色之城频频冲上热搜;比亚迪、爱旭、国家电投等“金凤凰”纷纷来栖,产业之城活力满满……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潮中应运而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济南起步区”)4月25日迎来获得国务院批复4周年。成立之初即立下宏愿——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济南起步区踏浪前行,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天鹅扎堆“打卡”,生态底色更绿

4月的济南起步区,满目绿色,生机勃勃。鹊山水库沉砂池,水草丰美,诸多鸟儿浮在水面,快乐嬉戏。这个时节,从西伯利亚赶来越冬的大天鹅已陆续离开。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往年只有80多只大天鹅到起步区过冬,但去年12月监测到190多只!越来越多的大天鹅来过冬,说明起步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济南起步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李悦说。

近年来,起步区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大天鹅。(资料图片)

其实,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起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

李悦表示,起步区以推进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无废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较于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26.4%,水质指数改善13.4%,大寺河等河流主要指标达到“好三类”水质标准,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

如此成效背后,得益于济南起步区的不断努力。

“4年来,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做好‘增绿’‘扩蓝’文章,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据济南起步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起步区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划定2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和205平方公里一般生态空间,开展沿黄郊野公园建设和湿地群落、生态防护林保护提升行动,有序启动大寺河、青宁沟等20公里生态水系治理工程。

截至目前,济南起步区累计开工园林绿化类工程50余个,绿地总面积达258万平方米,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形成景观效果,黄河起步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在发展中,起步区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典范城区。新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园绿地等工程项目均按照海绵城市标准管控建设。数据显示,起步区2023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60.75%。

眼下,起步区油菜花正盛开,吸引诸多市民打卡。春赏油菜花、秋看万亩油葵,冬拍西伯利亚大天鹅,济南起步区正成为济南人新的休闲打卡地。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正在黄河北岸不断上演。

奔向低碳、零碳,绿色成为新城底色

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绿色发展。除了生态之绿,济南起步区将绿色低碳的理念系统融入新城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全方位打造绿色城市标杆。

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作为济南首个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的项目,国际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6月30日有望竣工。“该项目每年将利用周边绿电约550万度,太阳能合计发电量约95万度/年,相当于节约煤炭1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吨。”济南先投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负责人高福波说。

除了打造零碳公共建筑,济南起步区零碳工厂也在崛起。据爱旭济南工厂项目管理总监刘景喜介绍,通过技术及生产工艺创新,爱旭济南工厂达成显著减碳节能成效——100%绿电使用、30%余热回收、90%废水利用,有效降低了传统火电带来的碳排放和资源浪费,提升了资源再利用与环保水平。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度节约用煤量2160万吨,减少碳排放5384万吨。

爱旭济南工厂工人正在作业

这些标志性项目,可谓济南起步区建设绿色低碳新城的缩影。

4年来,济南起步区锚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编制绿色城市专项规划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实施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创新科技降碳方式等“绿色低碳发展十大核心任务”,打造全周期绿色建造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工程、光伏电池产业链及储能产业培育工程等“绿色低碳十大工程”,全方位打造绿色城市标杆。

绿色发展已深入各个领域。比如,在绿色能源利用方面,起步区市民中心、山大二院均利用浅层地热进行冷热联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30MW;现状公共建筑、安置房均采用清洁能源方式供暖;直管区基本实现工业用煤零消费。今年,济南起步区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48%左右。

绿色建筑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济南起步区内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全部推广高星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目前在建绿色建筑达1400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在建1090万平方米,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2万平方米,已建成全国首个采用被动式技术的低资源消耗绿色工业厂房,11个项目获批省级二星级绿色建筑示范。”济南起步区管委会建设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说,起步区持续做好“低碳”文章,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向“新”而行,发展含金量更足

拥抱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唯一的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是泉城的未来之城、希望之城,承载着济南“黄河时代”的殷殷厚望,布局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至关重要。

获批4年来,济南起步区持续招大引强。一批“金凤凰”来栖,成为撬动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引擎。

比亚迪济南基地工人正在组装车辆

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济南起步区崛起——比亚迪济南基地产能持续提升,为其配套的零部件扩产项目今年有望投产;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也即将开工建设。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也在加快崛起——爱旭济南工厂光伏组件首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产能正在爬坡;山东能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也在加快发展,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链正在延伸;国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不断壮大……

一个个千亿级产业正加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4年来,济南起步区工业产值增长16倍,成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撑。”济南起步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2024年,济南起步区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2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项指标贡献度跻身全市前列。

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可见一斑。面向未来,济南起步区将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示范。

大河之畔这座新城,正以欣欣向荣之势,阔步走来,加快崛起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明珠”。

记者:黄敏 摄影:黄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