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桂林东华路,看“赏花流量”变“消费增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3:39:00    

时下,市区各地种植的宫粉紫荆盛开,进入了最佳赏花季。在秀峰区东华路,道路两侧种植的46株宫粉紫荆也全面盛放,在吸引了众多游人赏花的同时,亦带动了这条街的消费增长,并促进了片区咖啡业态的发展。 近日,记者在东华路看到:主干道两侧一株株宫粉紫荆错落有致,青砖黛瓦的居民楼沿街而立,繁茂的花朵如粉色云霞般轻缀枝头,像是被春风打翻的调色盘,将街道装扮得如梦似幻。微风轻拂,幽香弥漫,粉紫色花瓣如蝶扑般簌簌飘落,街区变成紫色浪漫网红打卡地,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并用镜头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东华路宫粉紫荆盛开,形成了鲜花夹道的美景。 李腾钊 摄

“这段时间,来赏花的市民、游客非常多,我们的生意比节假日还好。”东华路亿家米粉店老板黄小辉说,“我的店于2008年开业,日常客户群体主要为附近居民。前几年,政府在这条路上种了一批宫粉紫荆后,每到花开的季节,人流量大增,市民、游客很多,本地高校的大学生还组团来赏花,我的生意也更好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正在吃米粉的深圳游客许黎锋告诉记者:“我与三位朋友趁着休假来到桂林旅游。出行前,我查桂林旅游攻略时,得知了东华路紫荆花盛开的消息,就订了这附近的酒店居住。今天刚到桂林,还没去景点,先来赏花了,特别美。再品尝一碗桂林米粉,非常惬意!”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研二学生黄华说:“坐在花下吃米粉,感觉特别浪漫。”

中午时分,东华路上的猫兔餐吧里几乎座无虚席。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曾多次采访过的外国友人“疯子鹰”(伊恩·汉姆林顿,南非人,2001年来到中国,定居在阳朔县),他正与几名外国游客共进午餐。他用流利的中文说:“今天,我与朋友一起来市区办签证,听说东华路紫荆花开正艳,办完事后专门过来赏花。在这里品尝佳肴,别有一番风味。”

猫兔餐吧服务员黄可帆说:“这段时间,店里的客流量比‘广西三月三’、清明节等假期还多,大家更忙了,生意更好了。”

沿着东华路前行,记者注意到,在长度仅为233米的道路两侧,咖啡店竟有6家,各门店人头攒动,好一派火热的消费场景。悠鲤咖啡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店于2021年开业,当时选址在此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好,经常有外地游客在景点游玩后来这里散步休闲。现在,紫荆花盛开了,市民、游客一边品尝香醇的咖啡,一边欣赏鲜花夹道的盛景,十分惬意。

“环境也是生产力。”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介绍,2018年,市林园部门实施了东华路“花化彩化”改造提升,种植了一批宫粉紫荆。这些年,宫粉紫荆越长越好,开花时特别艳丽,也带动了周边区域消费增长,尤其是咖啡店的数量大幅增加,加上附近的中华路、滨江路等地,数量有20多家。这一区域已成为咖啡店集中区,咖啡消费高度聚集。咖啡店数量的增多,又让这一区域成为本地潮流青年和外国游客的聚集地。

东华路宫粉紫荆盛开,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赏花,带动了区域消费增长。 李腾钊 摄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发展“赏花经济”。在市区,訾洲公园有新春郁金香花展,虞山公园有精品月季展,南溪山公园有樱花季……在县域,灵川县公平乡的村民依托当地紫云英花海,搞起了“花海经济”,开办农家乐,发展生态旅游,拓展致富路。灵川县海洋乡以杜鹃花为纽带,积极探索“赏花+休闲采摘”“赏花+饮茶”等模式,打造观赏游玩、文化休闲等新业态,扩展赏花经济路径,并带动村民借赏花季摆摊售卖桃胶、白果、蜂蜜等土特产,将初来乍到的“赏花客”转化为农特产品的“回头客”,优化游客赏花体验,提高赏花经济效率。灌阳县大仁村建有万亩梨园,每年梨花盛开的时节,当地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梨花节。

赏花,不仅带来了特别的浪漫,也激活了消费的一池春水。一拨拨游客走进各地,多姿多彩的赏花游火了城市、乡村,兴了产业,富了百姓。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指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好花常开让流量变‘留量’,‘赏花经济’带火了桂林消费。当一朵花串联起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者、市民、游客、文旅从业者,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李腾钊认为,当前,旅游需求日益纵深化和体验化,其典型例证便是城市漫步、城市骑行的兴起,以及各地早餐摊、菜市场和夜市的火爆。其中,“赏花经济”的勃兴,正在推动文旅业与餐饮业、住宿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当然,从全域旅游的视角来看,赏花只是一个天然的“流量入口”,如果仅限于“看花拍照”,就会陷入“花开人来,花谢人散”的窘境。如何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以体验换时间,以时间换消费,值得大家深入思索。“赏花经济”虽然能激活城乡消费活力,但要实现自然资源禀赋与人文创意的化学反应,就要抓住花期,做足引流文章,使赏花活动嫁接更多的消费场景,从“颜值消费”到“价值创造”。

另据了解,目前,市林园部门正积极探索、梳理和构建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和文化加持,增量提质,“绣花”大园林,延长各品种花卉花期,增种更多新品种开花植物,努力实现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时”,把城市赏花打造成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